2)第二百八十八章节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射时火光大,易暴露,所以特别强调机动性,也就是打了就跑。

  但印度人不知道的是这样的一个孤注一掷样的冒险带来的只是毁灭,此时按照命令开始集结部署的炮兵旅直属火箭炮排的那些十二门火箭炮开始进入距离前线不过约五公里的炮兵阵地,其实这主要还是印度炮兵们的技术较差,协同性不好的缘故。从炮兵开始出现在战场上以来,从来都是炮兵部队采用集中发射的方式,也就是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起,在固定阵地上挖坑做工事,听从统一的指挥进行炮击。然而进入现代战争之后,尤其是炮兵侦察雷达的出现,使得炮兵阵地的生存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部队只需发射一发炮弹,对方就能通过弹道计算系统测算出炮兵的部署阵地位置,不需要一分钟,反击的炮弹便铺天盖地的袭来。所以,在现代,固定火炮阵地已经失去了原本存在的价值。

  残酷的现实以及反炮兵技术的发展,不得不使得炮兵做出战术改变,在自走化赋予了炮兵部队灵活的机动能力之后,随着数字化指挥系统的运用,一些新的炮击战法也就应运而生。在这一点上,中美英俄法这些军事大国走在最前面,尤其是中美俄这三个传统炮兵大国,更是在本身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平台上诞生了新的战术,在面对敌人空军、陆航、远程威胁的时候,大规模建制炮兵部队在进入战场的时候,通常是分散进入战区,三三两两的进行分散部署,这些隐藏在战区各个相对安全的犄角旮旯里待命的炮兵并不需要进行集中。当前线部队需要炮火支援的时候,炮击命令和坐标会通过数据链传送到各基层单位,这种基层有可能是炮兵排、炮兵连,而诸如数字化系统较高的军事大国的炮兵部队甚至是单门火炮,这些分散部署的火炮在接到命令数据,会立即对同一目标区域进行齐射。

  这样以来,当大量的炮弹突然从四面八方飞射向敌人阵地时,就算是对付能够通过炮兵雷达计算出出弹道的时候,也无能无力,怎么反击?难道对每一个坐标都进行炮兵覆盖?而且往往自走炮都是在经过短促的炮击后,立即转移炮击位置。这种转移炮兵位置对于那些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的军队来说,又有很大花样,譬如如果已完成炮击任务,那么这些自行火炮会迅速转移阵地,重新隐蔽,等待下一轮的炮击任务。如果没有完成炮击任务,那么数字化系统会迅速将持续炮击命令下达,也就是抽出一些自走火炮实施机动,而另一些火炮则继续保持炮击,那些机动转移的自走火炮在进入新阵地后,立即实施炮击,而原先保持炮击的火炮则随即开始机动,进入下一轮炮击。这种做法可以视任务而定,可以分成三个任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