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二章节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了。

  所谓的双级串列式高爆战斗部是指,当第一级装药接触到坦克和装甲车辆上的防护栅栏、填充物时,会产生高温金属射流灼透该层防护,同时自身能量也受到削弱。而由于采用爆炸成形技术,剩余能量会聚集到坦克主装甲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而不会分散到装甲表面,从而对坦克主装甲形成第一次打击。其后,第二级装药沿第一次打击形成的表面凹坑聚能引爆,产生巨大能量的金属射流足以穿透复合装甲将坦克彻底摧毁。此时,为了对付一辆步兵战车,印度人甚至发射了能够击毁一辆主战坦克的采用双级串列式高爆战斗部的“毒蛇”*,这已经足够变态了,不过这也恰恰能够说明印度人的无奈。

  印军步兵主要装备的反坦克*有法国‘SS-11BI’和‘米兰2’,俄罗斯‘AT-4’、‘AT-5’,以及少量美制‘陶’式反坦克*,大部分为1980年代装备的,作战性能低,已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虽然进口二百五十部‘AT-14短号E’型反坦克*发射器,同时大量采购了印度自产的‘毒蛇’,以及一些‘米兰2T’,但数量还是严重不足,除了老式的反坦克*之外,印度陆军基层步兵还是主要是以84毫米火箭筒为主体的老式反坦克武器。此时以‘卡尔-古斯塔夫‘M3型84毫米火箭筒来对付拥有相当不错防护力的中国主战轮式步兵战车并不一定有效,因为确切的说“卡尔-古斯塔夫”武器系统是瑞典博福斯公司研制的便携式多用途无后坐力武器系统,其本身就是采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可发射破甲弹、高爆*、烟幕弹、照明弹、高爆破甲弹、高爆双用途弹等各种弹药,但采用无后坐力炮发射原理势必造成很大的声、光、焰等发射特征,易被敌方发现,也不能在有限空间发射,更重要的便是抗干扰能力差,也正是如此,印度人才会用本是用来对付主战坦克的“毒蛇”反坦克*来对付这辆8×8轮式步兵战车。

  随着一道耀眼的桔红色光霎时在装甲车上面炸开,正转动着30毫米机炮塔泼洒着弹雨的8×8轮式步兵战车当时便是发生了猛烈的爆炸。之所以火光会是在步兵战车上面炸开,是因为这辆倒霉的步兵战车遭到了攻顶模式的攻击。

  当初为了保证攻击效果,印度人在研制“毒蛇”时,听取了法国人的建议,采用攻顶和常规攻击两种攻击模式,从而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法国人当初的确给与了“毒蛇”以很大的帮助,法国人直接告诉印度人,“毒蛇”的知道模式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制导模式,也就是“有线制导、红外制导和毫米波制导。”这三种制导模式各有优点和缺点。

  有线制导的优点是指令信号采取线路传输,对外界有源干扰的抗干扰能力强。但它的弱点同样明显,即系统十分笨重且射程太短。因此直接被印度人摈弃了,而毫米波制导是世界主流先进反坦克*普遍采用的制导方式,它的制导精度不亚于激光制导,抗电磁干扰性能远胜于微波雷达,且对云雾烟幕的穿透能力强,能量空间传播衰竭小,无论是抗有源还是无源干扰的能力都比较强,具有真正的“发射后不管”能力。但该*制导方式特别有利于武装直升机使用,且不利的因素是对坦克的顶部攻击比较困难,同时对于基础薄弱的印度人来说,如果毫米波制导模式,那么相对来说,发展存在的问题太多,以致于“毒蛇”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投入服役。

  于是“毒蛇”最终采取了无线电指令加被动红热外成像的复合制导模式。红外成像技术,也就是焦平面阵列技术,这种技术较红外扫描技术的优点是,分辨率高,能区分包括红外曳光弹、红外诱饵、红外干扰机在内的多种有源干扰系统与目标之间的红外波段差异。由于坦克、战车车体上部的发动机排气舱口是一个巨大的热源,辐射大量的红外线,这也就是使得采用红外热成像导引头可有效对坦克实施攻顶。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