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节 铁拳力量(十一)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前的几个小时,仍在报平安,所有的哨所都没有发现任何的可疑情况,更别说是中国军队沿着该公路向巴基斯坦开进了。这也是为什么在战争开始的几天内,整个印度北方军区毫无还手之力的原因所在。

  没有任何的措施,整个北方军区的三个军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中国人早已经将数万部队秘密开进到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那么我们回头来看,新疆军区第4步兵师的师史中所记载的“2月间,我部奉命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开进……但部队在开进的途中突然遭到印度武装人员的射击……”又是怎么回事呢?第4步兵师是从哪里向哪里开进?难道他们真的是‘配合巴基斯坦军警对盘踞在此地及阿富汗边境的民族分裂分子实施清剿’

  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这一点当时身为阿富汗国民军上尉连长的阿基米比谁都清楚。因为那一晚,他所担负着的任务是‘确保兰加尔一线的安全’。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军队其实并不是印度人所认为的两个方向的部署,而是三个方向。

  当时新德里普遍认为的是,中国军队在阿克赛钦地区集结了新疆军区的主力,而在和巴控克什米尔接壤的红其拉甫口岸集结了精锐的第21集团军,从而形成了东以新疆军区为主、北以第21集团军为主的两路大军。而对于这两路大军的调动,印度人一向是以技术手段对红其拉甫口岸对面的巴基斯坦进行远程侦察、对喀拉昆仑公路的车辆通行情况进行侦察,而在东部,则着重对阿克赛钦、喀拉昆仑山口实施观察,提防中国军队的一举一动。

  可也正是在印度人的眼皮子底下,新疆军区果断分兵,第4步兵师、第7步兵师、独立第1团、独立第2团、炮兵第2旅迅速远程机动,从瓦罕走廊进入阿富汗,并经过兰加尔一线快速通过,而后迅速穿过巴控克什米尔的北方地区,隐蔽在印巴克什米尔分界线处,当战事开始之后,全军迅速南下,进入拉达克,兵锋直指列城。

  印度人只顾着阿克赛钦地区、红其拉甫,却忽略了北线。当驻阿富汗欧洲军团开始收缩兵力,并开始大批撤离阿富汗地区的时候,诸如瓦罕走廊这样的重要军事通道便一时间处于在真空状态之中,当阿基米率领一个连的兵力进入在伊什卡西姆以东地区的时候,与其说或他是确保瓦罕走廊的安全,还不如说是纳兰的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这样,北线的集团全面进入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而无论是印度人,还是处于在新德里背后的势力,都对此毫无觉察,新德里虽然在数日之前,就命令北方军区司令部以第14军、第15军、第16军进入一级戒备,当这种戒备更多的还是注视着卡吉尔一线,同时对阿克赛钦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