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节 错误走向悬崖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这一切比北极熊的屠刀和杀戮、战争和死亡所获得的,更经得起历史的拷问。”

  一百年、两百年、甚至三百年,中国的统治者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国王老去了,新即位的国王将继续原先的工作,一个朝代覆灭了,但一个新的朝代诞生之后,还会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也许这期间会有中央帝国的分裂、战争,但很快便会有一个更强大的帝国出现,他们会用他们的丝绸、香料、瓷器作为礼物,加之以强大的军队做后盾,无论一个使节是否具有礼貌,是否具有傲慢性,但总之都是一样,那就是“我要获得”。中国人将这种策略称之为“先礼后兵”。

  虽然贡德比诺上校并不懂得这些,但法国并不缺少的就是汉学家,比如LionelVairon(魏柳南),他不仅是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远东学博士、政治学硕士。而且还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高等商业学院、国防高级研究院、圣西尔军校授课,并在法国三军防务学院主持中国研讨会。曾任记者、编辑,并曾在柬埔寨、泰国和伊拉克等地担任外交官17年。

  还有曾经获得得法国总统颁发的最高国家荣誉奖,法国荣誉骑士勋章的玛丽-侯芷明教授,她也是一名汉学家。

  还有戴廷杰(Pierre-HenriDurand)博士,他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此外,著名的中国学学者、戴高乐总统的亲信、政府部长阿兰-佩雷罗等人都是有名的汉学家。

  其实法国并不缺少汉学家。早在1829年,四名中国神学士学生来到巴黎神学院进修,此事顿时成为了当时的轰动性的消息。因为在这之前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西方人不了解中国,如同中国人不了解西方。在多数西方人眼里,中国是一个充满着黄金、香料、丝绸的美丽天堂,但也充满着像蒙古骑兵那样可怕的军队。

  虽然在1687-1717年之间便是有两名中国人到过法国,但这之前法国人还是不十分了解中国。法国大革命后又有三名中国人来到法国,但显然那个时候并不是十分轰动。因为那个时候的法国正在动乱之中。以至于当这四名中国神学士来到巴黎的时候,整个巴黎顿时轰动了。

  不过比这个消息更让人吃惊的消息很快传出了,“巴黎居然还有懂中文的人!”这个懂得中文的人是皇家图书馆的馆员AbelRémusat(雷米萨特)。

  这件事立即在巴黎上流社会引起了轰动,文学家、艺术家、贵族以及巴黎的各大报纸。1829年5月12日,皇家图书馆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宴会场所,AbelRémusat在这里首次和中国人展开了交流。虽然只是一次笔谈,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