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节 兵临城下(十六)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印巴战争爆发前,他又差一点被赶下台。

  当年,在东巴出现动乱时,印巴处于“紧急状态”后,马内克肖顶住了政府要求立即开战的巨大的政治压力,甚至国防部长杰格吉范-拉姆等人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要撤换了马内克肖。可是萨姆-马内克肖元帅顶住这巨大的压力,直言不讳的警告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说:部队还没有准备好,大规模变更部署和重新布置后勤线需要时间,仓促行动只能使自己受辱,雨季的泥泞将妨碍部队的行动,况且在西藏的中国军队在一年内有多大八个月的时间可以随时干涉,这个时候开战,将是危险的。只有等到冬季,当大雪封山的时候,他才可以不考虑中国方面的意图,去赢得这场战争。而等待的时间里,印度军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英迪拉-甘地夫人听从马内克肖的建议,在开战之后,印度军队进行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储备,大批量的举办新兵速成班,征召陆、海、空三军预备役人员,同时还成立了联合兵种组织和联合情报委员会,迁移印度与西巴接壤的边境居民,将部队秘密调派到边境线,同事加强城市的民防措施等等等一系列的部署。也正是如此,战争开始之后,经过长期精心准备印度军队利用大雪封锁喜马拉雅山口的机会,阻止中国军队对巴基斯坦的驰援,一举赢得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胜利。

  细数萨姆-马内克肖元帅的人生历程、军旅生涯,塞普鲁克对他充满着敬意,他才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如果如今的印度军队高层,有一个人,如同马内克肖元帅那样,也许印度将不会沦入到如此的境地。自己能够成为今天的马内克肖元帅吗?不止一次的心里,塞普鲁克询问自己,他能否让印度赢得一次胜利?力挽狂澜。塞普鲁克自己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高层,肯定是没有这样的一个人。

  “可是这样的人现在没有了”塞普鲁克上校在心里哀叹,如果非要找出一个来,迪马亚斯中将或许算半个,这位老者是一个勇敢而又有担当的人,只是他不是一个智者,在战略层次上的眼光要差一点。

  “好了,先生们,首先我们要感谢你们的劝阻,因为我能够理解你们。”迪马亚斯中将对着舰桥里的一众军官们说到,他显得很是那样的诚恳,这个老者此时更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一样。

  “但是,先生们,你们不要忘记,此时,我们的那些勇敢的士兵,他们正在忍受着敌人的炮火,我们需要用舰炮火力去给予他们以支持。”迪马亚斯中将很是诚恳地对着那些军官们说到,他很是动情,以至于目光中竟然有了些许的泪光,“我们不能够看着他们在不断遭受敌人的炮火,而却什么都不做。”

  “升战斗旗,前进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