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十一章 天才、废材_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出本质。

  朱元璋走出奉天殿。

  在铺着御窑金砖的屋外踱步而行。

  原本在他心里,朱允炆就不是储君的最好人选。

  现在和朱林比起来,更是犹如云泥之别。

  俩人同岁。一个六步成诗,一个半个时辰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前者从小就有当世大儒教导,懂事后更是全力培养。后者只是读过几年私塾,还随家人奔波数个布政使司之地。

  朱元璋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只是在立国之初,就制定了传嫡的规矩。这似乎有些棘手。

  再看看吧!

  此时,要是朱元璋知道,朱林那些诗词全都是别人写的,他不过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不知道会不会气得吐血半升。

  天还没亮!

  朱林又被公鸭嗓给叫醒。

  忍不住吐槽。

  这皇宫什么都好,就是不让人睡懒觉这点极度让人不爽。

  不由想起万历、嘉靖。这爷孙俩都是一等一的妙人。

  几十年不上朝,还能让朝廷体系不崩溃。想必懒觉肯定是睡舒服了。

  大明历代帝王中,也就这两个堪称经典。

  当然,他们的脑子绝对够用,帝王权术也是修炼得炉火纯青。

  吃完早饭。

  在王成的提醒下来到书房。

  看着昨晚上画的健身器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朱林又将之前相好的说辞整理一遍。

  毕竟一个能六步成诗的天才,要是说话条理不清,又没有说服力。那就只能是给人一种书呆子的感觉。

  “王成,现在设么时辰了,御门听政结束了没有?”

  朱林知道老朱很勤奋,后世御门听政都是跟他学的。

  王成也没有疑它,只道是十八皇子早就听皇爷说过御门听政的事情了。

  答道:“殿下,今天皇爷不在御门听政。”

  “怎么,沐休?”

  朱林记得朱元璋时期,规定了每天都得御门听政。没有休息一说。

  “回殿下的话,不是。”

  朱林没有开口,继续听下去。

  “今日是早朝。”

  朱林明白了。

  明初,平常洪武大帝是在太和门御门听政,可每月总有几天大朝就要到大殿问政等事宜。

  坐下来。

  忍不住想老朱让自己休息几天的意思。

  是想看自己有没有懈怠懒惰,还是一天只顾玩耍,不能自律?

  或者是就像昨天讲的,考虑自己去国子监读书?

  应该这些想法都有。

  可是看四书五经,朱林实在是看不下去。

  不如借机去皇家书库,看看有没有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由个人完成的章回体小说秘本,金瓶梅。

  念头刚升起,就立马破灭了。

  兰陵笑笑生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金瓶梅成书是在隆庆到万历年间,这都还有二百多年时间线。

  算了,练字抄书吧!

  让王成拿来诗经,开始抄写起来。

  从第一篇《关雎》,一直抄到《麟之趾》。

  把整篇国风周南抄完,才停下笔。

  想想时间差不多了,就拿着健身器材图纸往奉天殿走去。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洪武大帝都是在批折子或是在发布任务,要那人开刀。

  朱林拿着图纸到奉天殿的时候。老朱果然在批红。

  他看到自己第十八个儿子,咯吱窝里夹着纸走了进来。

  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林儿,俺不是叫你休息几日吗,怎么一大早就来这?”

  “父皇让儿臣休息,可儿臣闲不住啊。”

  朱林嘴是这样说,心里却是:“得了吧,老朱,别人不了解你,我可是对你了解得很清楚。要是真的夜夜笙歌,怕你就不是这表情了。”

  “嗯!忙些好,可以锻炼心性,还能强健筋骨。”

  朱林听到这话,算是对上味了。

  “父皇,儿臣来就是为了让父皇强健筋骨一事。”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