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天策卫_百媚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朝堂,这是何等飘逸!唔,为行事方便,倒可以暂充作锦衣卫、东厂、六部……那只是便宜之策。”

  钱逸群微微点头:“你便是想做这事?”

  “是!”郑翰学道,“三万两黄金,便是我的投名状!”

  郑翰学杂书没少看,说话半文不白的,倒显得他颇为率真。

  钱逸群笑道:“别说你这天策卫,便是锦衣卫都要听太监的指派,你受得了么?”

  郑翰学登时眉头一皱,思索良久方才道:“那些宦官本是皇帝的私奴,自然容易得皇帝信任。不过天下俊杰之士,必不肯受阉竖指使!”

  “看,第一道关卡就过不去。”钱逸群笑道,“还不如私下募集呢。”

  “名不正,则言不顺。”郑翰学倒是十分坚定,“不管怎么说,总得先见到皇帝,然后才能论这天策卫的事。道长,何不与我同去?唔,道长贵姓?”他说了半天,将钱逸群引为同志,却连姓氏都不知道。

  钱逸群笑了笑:“贫道就不去了,不过日后卫国保家,有用得到的地方,贫道自然不会惜力。”

  郑翰学重重点了点头:“上报国家,下慰父母,这才是男儿所为!”说罢,脸色一黯:“可惜这事不能让旁人知道,否则日后遗祸家族。”

  “对于令尊大人……”

  “只是不愿家父操心。”郑翰学道。

  钱逸群点了点头,暗道:这熊孩子倒是比我还要冷静些。当日我就没想这么周全,否则也不至于让父母妹妹陷入眼下这般境地。若不是陈象明还在任上,估计父亲的典史位置早就没了。

  “现在不知如何是好了。”郑翰学摇了摇头,苦笑道,“可笑我一心以国士自任,却连齐家都做不到。”

  “这事,其实很简单。”钱逸群道,“我已经与令尊说了《拾金记》的故事。你跟着一起说就是了。等朝廷有了让你进京的旨意,轻车简从便走,只说外出游学。日后有了官身,自然什么都好说。”

  郑翰学点了点头,道:“也只有如此了。”

  郑家在扬州的影响力极大,很快便有一批小说面世,价格便宜得和白送一般,恐怕连纸墨钱都收不回。那本小说便是钱逸群提供的思路,名字就叫《拾金记》。主人公名叫郑琼林,一听就知道是喻指郑小官人郑翰学。

  有了这部小说,很快便有《拾金记》的说书、曲艺出来,都是高人手笔,绝非偶然。市井上也都开始传说郑家小官人捡到了当年宁王作乱时的军饷,浑然不顾宁王当初并未打到扬州这一事实。

  南京户部得了这三万两黄金的巨款,星夜传书北京,告知此事。至于这金子到底是捡来的还是郑家的,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三!万!两!黄!金!

  有了《拾金记》做舆论宣传,郑元勋总算一改被动局面,在盐商总会里的话语权又回来了。不过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