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节 钓鱼岛事件_全球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队也是关心的,摊上这么个统治者,子民们还想求什么呢?也不作他想矣!

  甫一抵步,即送往城郊外的营地,每个营地有一千人,先行沐浴更衣,使用江南制造的香皂把身体弄得干干净净,换上的是江南出的丝绸衣服和丝履,人也就精神起来,也就有了体面。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管理他们的官府代表是个笑得象个阿弥陀佛的慈眉善目的员外,副手是个年轻干练的少妇姓刘、一位满身书卷气的山长姓金,代表官府欢迎他们的到来,他们的随员不多,竟有很多都是毛头小伙子和少女。

  员外姓张,他安慰大家道:“你们是魏王的子民,我家王爷是魏王的女婿,我们本为一家人,你们来到这里,开始新的生活,是你们的造化!你们将要学会很多知识,认真劳动,就有好日子过。”

  新来的北方人在营地呆了三个月,主要是进行生活素质教育,什么都学,象耕地、挖沟掘井、引水、修理器械,建筑、防身兵器、造船等等,甚至要学屠夫的开膛破肚,女人也要学习缫丝、江南式的煲饭炒菜(江南的铁锅炒菜大盛,江北可不是,尤其一些穷苦人家,更不可能用上铁锅,是用廉价的陶器)、纺织、医护、女红等,甚至连接生的活儿都要学,晚上开班学文字扫盲兼进行政治教育去洗脑,极忙。孩子们也都分班学习,还不时被叫来与他们的父母一道学习。

  到来的北人当中有些腐儒,当然看不过眼,他们是当老爷的命,一般小事哪会麻烦到他们的头上?要他们做琐碎生活小事,那不是要了他们的命?而且江南的文字也怪,虽然繁体字依旧在使用(李青龙说不能丢了文化传统),却大量使用了他们江南自称的‘简体字’,根本是改了夫子之道嘛。

  其中以钟先生为首,此人为乡绅,亦是当地大儒,被帝**硬捉来,稍一理论,帝**皮鞭和棒子就打下来,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心中本就十分恼怒,再加上到来后见到如此的“学习”,遂找管事的理论。

  钟先生微怒道:“吾等儒生,当佩剑破虏,效力君父于庙堂,岂可学此小事哉!”

  营地的金山长也不着恼,微笑道:“钟先生,你可听说过汉灵帝时的陈太傅,比之如何?”他默背史书道:“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钟先生摇头道:“陈太傅风骨峥然,吾远不如也!”

  金山长大喝道:“那你又可曾听说过陈太傅少年之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注:陈番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番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荒岁。父友同郡薛勤来侯之,谓番曰:“孺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