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节 万里烟海度若飞(一)_全球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了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以保障帝国在海外的最重大利益。

  他们收买权臣、扶植当权派,干掉不听帝国话的大臣甚至国王!依靠优势,控制各国港口、种植园、矿山,很多国家的商人的产品被收购,弄到破产,在各地设立三圣教堂,以小恩小惠、提供工作为名,引诱当地土著信三圣(这一点比较谨慎,以免引发太大的宗教冲突),宣传汉文化,指导华商搞公益、从事慈善事业等等。

  GRU表现在使用间谍船刺探海路的水文情况,组织退役、现役军人在化装后进行对各国政府进行恐吓、暗杀等非法活动,最重大的责任是清剿海盗。

  海盗是黄金海道上的极大阻碍,要动用到大量的武装力量去消灭之,虽然皇帝李亦奇鼓励华商发展经济,不过他绝对不允许在他之外有不受他控制的武装,皇帝指挥枪!因此GRU秉承他的意旨,把特种部队秘密开进了黄金海道。(如果不派出军队,华商就有可能自发组织武装)

  这次下西洋,很多军官,其实在黄金海道那里呆过!事实上,黄金海道上的警察就是华族。

  帝国力图控制当地经济,也基本上做到了。

  主要是经济效益好,中国人聪明,造出的船又大又安全,工艺先进,造价低,在海道上,纵横驰骋四海的是华商的多桅海船,停在各国港内最大最漂亮的海船也是华商的。在海道上,足有5000条以上的海船来回各国运输人员和物资,中国人被世人誉为“海上马车夫”。

  当各国还在以小船、家族化进行运输时,帝国的海运已经转向专业公司化,在商船上呆着的没有货主,成本远远低于其它各国商人。就算各国奋起直追(波斯、印度想),试图在大海船上追上帝国时,也是不可能的,帝国海运,开始转入了蒸汽时代!而蒸汽机,只有高度协作的社会才有可能迅速普及。

  近80%的运输量归入华商,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余下的,大部分都是与帝国有关系外商,持特种证,在大元订做海船(大海船属于管制物资),例如象中东商人阿拉木图因为贩运白奴有功,能自行往中土进货,获利巨万。

  帝国在大量出口的同时,也大量进口,实力强盛,拳头硬的人自然有话事权。

  按说印度商人早到几百年,应该占有优势。但成也印度教,败也印度教,印度教注重精神修养,信奉精神战胜物质,心态不行,远远不如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华族,他们用世间最勤劳的双手织出了一个商业帝国!印度人在黄金海道上的势力一溃千里,那些印度人与土著所形成的统治者只得到华族表面上对他们尊敬,如果华商离去,当地就会无比萧条。

  如今帝国刚刚兵临邑都元国,凑巧国王就在海边巡视,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