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节 流金岁月_全球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府双手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股份在手中。

  这项工作在青武八年春节过后展开,掌管国有股的户部开始执行国有股减持计划。

  非常顺利,市场接盘的力量异常强大!一来百姓手中有钱,二来实际是大家来分国家的猪肉,国有股实在太便宜了。

  便宜的原因有历史原因,当一间公司组成时,国有股和百姓购的股份的含金量是大家一样,例如购进1%的股份,政府出10两银子,那么百姓也是出10两银子,而不是购进1%股份时,政府出1两银子就能拿到,百姓要出10两银子才能拿到。(这里要说到最黑心的是李亦奇,他X的吃干股!不过李亦奇很少抛售股份,如果他抛售股份会对市场造成极大动荡,严重打击市场信心)

  如果按后一种作法,政府沽出1%股份给老百姓,按10两银子来计,那就是政府赚了9两,这样的事,老百姓当然不干!

  现实原因是政府在沽出股份时,采取的措施如下:政府在股份的总投入+五年预期的分红-政府在股份上的总收益,这个差价,就是售价。之所以要增加五年预期分红打入成本,是因为政府少了国有股的分红后,为了避免国家收入的震荡,就先行提取五年分红。

  例如1%股份,政府总投入0两白银+5两的五年预期分红,政府从股份中已经得到0两白银的收益,那么这1%股份的出售价为5两白银,如果当时股价为10两,则购买国有价者从中得利为5两(不一定有,股份可能会下跌)

  总之,大部分的国有股十分低廉,现有持股人,可以优先得到购买,例如李亦奇控股10%,他能买进百多万的股份。

  当然,也有些国有股因企业经营不善,成本高,这部分国有股,大家不肯按价购买,那么就来竞拍,公开拍卖这部分股份,如果流标,就降低底价,直到拍卖出去为止,这些甚至是半卖半送的,不过这部分国有股很少。

  相当一部分国有股因企业经营得好,甚至出现总投入和五年预期分红之和少于总收益,则仅收取少许手续费,等于送给投资者。

  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政策,主要还是股市的主流分配政策,是分红!

  股份公司每年把收益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分给股民,让大家拿到实实在在的银子和铜钱。

  大元的股市现金分红甚至超过了其在股市中的融资额,为老百姓带来实利,而不是圈钱,很少搞增股(新增加的股份要股民出钱购买),也很少搞送转红股(不分收益)。

  这样,投机程度不算高,圈钱不算多的股市,老百姓就有信心,敢把资金投入股市,也带来了长久的牛市。

  甚至老百姓们抱怨说每年股市太少的扩容,累他们有钱无处投资!

  在一定程度上,国有股减持,就是满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