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碧波尽染英雄血(十七)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好快……”杜环虽早有所料,但阿史那旸出现的还是比他想象的还要早一点。

  露布星火驰,纷至天子墀。

  “……儿臣闻:黄帝兴涿鹿之师,尧舜有阪泉之役,虽道高于千古,犹不免于四征……锋刃所加,流血漂杵;弩矢所及,辙乱旗靡。史贼弃甲曳兵而走,我军逐北者,二十里。自午至申,经若干阵,所有杀获,具件如前,人功何能!天功是赖!儿臣璘顿首谨言。天宝十四载五月初三,江陵大都督府掌书记李白上。”

  勤政务本殿中,端坐御座之上的李隆基听到史思明兵败如山倒,面露喜色:“江淮安则国用足,国用足则贼可定,永王之功,与天齐高!”

  “陛下圣明!”殿内群臣纷纷跪拜祝贺。

  “王正见身死,素叶军近乎全军覆没,平卢叛军攻占青密二州,永王竟好意思露布告捷。”跪拜在地的李泌腹诽不已:“更糟的是,朔方军在云州城下遭遇偷袭,西退百余里。叛军高秀岩部腾出手来,随时可能西进关中或南下雁门关。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孰之过也!”

  李泌一腔愤懑,但他明白,圣人不遗余力宣扬永王之功,自然是为了壮朝廷之威名,定天下臣民之心。只是如此大张旗鼓,与当年恩宠盛王如出一辙……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李泌心中暗叹一声,恨不得归隐山林,可国是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岂能一走了之:“平叛之战,步步惊心,也不知霨郎君何日才能返还长安……”

  永王露布告捷同时,向圣人上了一道奏章,斥责素叶军使王霨不遵军令,肆意妄为,擅自追击,致使素叶军坠入叛军圈套。为营救素叶军,北庭军损失惨重,都护王正见中箭身亡,若非江陵军及时赶到,王霨也将陷入敌手。

  李泌当然清楚永王信口雌黄,更知道高力士已将通济渠之战原原本本报于圣人。但圣人对永王奏章所言全盘接受,下诏痛斥王霨之罪,褫夺其河东军兵马使兼素叶军使之职,念其年少无知,且为忠烈之后,留其从五品官阶,命其将王正见灵柩安葬在太原后,回京思过。素叶军幸存将士,悉数编入江陵军,听从永王调遣。

  身在华州大营的太子对圣人责罚王霨的诏书毫无疑义,仅提议北庭副都护元载知留后事,统领在中原的北庭兵马,继续坚守南阳,得到圣人认可。

  不过据李泌所知,通济渠之战结束后,北庭军的王勇、苏十三娘,素叶军的李晟、南霁云、雷万春、刘骁、李达和幸存的素叶军士卒皆消失得无影无踪,王霨身边只剩卢杞、柳萧菲及数名义学学员。

  卢杞虽有功名在身,却毅然辞官。柳萧菲、薛雅歌等学员按大唐律法,只是王霨的仆从,本就没有官身,自然要跟随王霨。永王收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