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宣麻拜相亏一篑(三)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但经种种风波后,吾愈发明白令尊与霨郎君为何汲汲于削弱安禄山、钳制节镇之权,故劝殿下接受。”李泌是王正见与李亨沟通的中间人。

  “多谢先生!”

  “有什么可谢的。某在殿下眼中,不过一空谈书生。”李泌的语气有点萧索:“不过,你们也不可对殿下寄予厚望,他心中只有皇位。”

  “家父还拜托了阿史那节帅、高节帅、李副使三位好友。”

  “李相对安禄山拜相应无可无不可,但想来不会认同王都护;杨国忠仇视安禄山,肯定反对其入京;哥舒翰攀附杨家,当紧随杨国忠脚步;安思顺乃安禄山的堂兄,两人同气连枝;至于陈相,不说也罢。如此算来,令尊胜算不大呀!”李泌熟稔朝堂派系。

  “先生莫急,咱们慢慢等着。”王霨胸有成竹。

  雪落琉璃、朝议纷纷。

  “陛下,以微臣之见,封王易、拜相难,不若先易后难。”李林甫揣测着李隆基的心意,站出来打圆场。

  “还是哥奴看得分明。”李隆基颔首赞许:“这几日哥奴气色见好,看来王卿的雪莲丸名不虚传。”

  “启禀陛下,天山雪莲乃天赐珍宝,只是难以储存。微臣用尽手段,只带了数十朵入京,皆供奉给陛下、贵妃娘子和太子,其余雪莲则请庭州名医炮制成药。犬子王珪、王霨在京期间,多蒙李相赐教,特赠雪莲丸以表谢意。”王正见赶忙解释。

  “王卿不必多心,礼尚往来乃人之常情。”李隆基挥手示意王正见不必紧张,他乐见王正见周旋于各派,而非独敬东宫:“安卿已封东平郡王,朕思之天地有四方,欲再封西平、北平、南平三位郡王,不知诸卿有何见解?”

  “陛下,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拔石堡、复九曲,当封西平郡王!”杨国忠急不可耐表达对哥舒翰的支持。

  “石堡之战折损数镇精兵三万余,哥舒节帅的战功也太血腥了吧?”安禄山毫不留情讽刺道。

  “至少某不曾被人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哥舒翰则用去年安禄山遭契丹埋伏的败绩进行回击。

  “你!”安禄山勃然变色,却被安思顺生生拉住。

  “东平郡王,切莫君前失仪。”李林甫清了清嗓子:“何人封王,皆听圣裁。”

  “哥舒卿镇守西陲,屡胜吐蕃,功绩丰伟,可封西平郡王。”李隆基一锤定音。

  “谢陛下隆恩!”哥舒翰稽首叩恩。

  王正见听到“西平郡王”四字,望了眼身姿挺拔的高仙芝,轻轻叹了口气;高仙芝却不为所动,仿佛封王之事与己无关。

  杨国忠首战告捷,喜形于色;李林甫早有所料,泰然处之。安禄山见哥舒翰竟与自己平起平坐,颇为不忿;安思顺虽有点郁闷,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李光弼与哥舒翰向来交好,由衷欣喜。

  陈.希烈如道士打坐,置身事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