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坐论何如起而行(二)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宽慰!”卢杞阴阳怪气道:“如此说来,某还得恭贺霨郎君高中第三名。只是可惜,霨郎君满腹经纶,又到处拜谒朝堂重臣,和高翁也打得火热。某本以为霨郎君是要高中状元的,怎知汝竟屈居人后呢?难道是霨郎君下的功夫还不够吗?”

  “卢郎君,吾实不知吃个樱桃还有如此多讲究,此乃吾思虑不周,还望卢郎君宽恕。”阿伊腾格娜见卢杞将火气对准小郎君,心中不快,有点后悔宴请卢杞了。但为了避免两人争执,她还是主动站出来向卢杞道歉。

  “郡主言重了!”卢杞明白刚才错怪阿伊腾格娜了,急忙一脸愧意地回道。

  对于卢杞夹枪带棒的讽刺,王霨其实并未放在心上。但他若敢对阿伊腾格娜出言不逊,王霨肯定会出手教训他的。

  像卢杞这样的人,王霨前世在网上见多了。不少人世嫉俗四处嚷嚷叫嚣不停,其实并非内心充满正义感,而不过是因为自己没有得到。有句经典的话将这种人的嘴脸揭露的干干净净——“许多人不是反感不公平,而是反感自己没有处在不公平中得利的一方”。

  更有甚者,有些指责规则不公的人一旦翻身成为既得利益者,就会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全变,恨不得对自己有利的秩序永不改变。

  就进士科的考试而言,王霨自然清楚唐代科举制度十分粗陋,存在种种暗箱操作和不公平之处。他也明白,自己多多少少还是沾了点父亲的光。但王霨扪心自问,无论是“通榜”还是“行卷”,自己都是在大家都认可的规则内行事的,并无任何依权舞弊之举。

  王霨十分肯定,卢杞在考前一定也曾四处活动。应该说,即便是寒门士子,也不会待在客栈里傻等开考,而是早早就去朝臣府上投递名刺和诗文。

  “伊月,你先坐回去吧。我正好有些疑惑要向卢郎君讨教。”面对卢杞的挑衅,王霨虽未动怒,但也绝不会坐视不理,平白受其羞辱。

  “小郎君……”阿伊腾格娜犹豫了一下,用突厥语低低说道:“我念他有恩于火锅店,见其落榜,想安抚一下。不料此人如此不知好歹,小郎君不必手下留情。”

  王霨笑了笑,接过伙计递过来的软垫,跪坐在卢杞对面。

  “不知霨郎君有什么需要向某请教的?”卢杞借着酒劲,大大咧咧踞坐在榻上。

  “敢问卢郎君,你认为当今的科举之制公平吗?”王霨开门见山。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卢杞背了半首左思的咏史,然后愤怒地吼道:“杨暄一肚子草包,蟾宫折桂已经够令人骇然了,他竟然还恬不知耻地当上了状元。霨郎君认为这算公平吗?”

  “杨暄当状元,背后肯定有人给主考官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