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3章 幼稚的小把戏_盛世官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文革淡淡一笑,微微点头,然后昂首挺胸地就钻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宋晓琳也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又继续去干自己的活儿。孙文革一直都是这个德行,架子很大,对于普通的机关干部从来不假以辞色,所以宋晓琳也没有觉得有啥异样。

  周南从楼下上来,正好看见了孙文革的背影。

  早上起床后,他没有从机关食堂吃饭,而是跑到外边的小吃摊上喝了一碗豆腐脑,吃了两根油条,然后又去左侧的农贸大市场转了一圈。

  该怎么发展宁山镇的经济,其实周南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思路,只是他仍然还在考虑是否具有可艹作姓,同时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周全。

  来宁山镇大半个月来,上上下下转了一个遍,周南无奈地发现,他之前的很多构想全部要废弃了。

  什么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大棚蔬菜、兴办乡镇企业之类的,统统不适合宁山镇。宁山镇半部山区的农民倒是有种养殖的基础,但根本形不成规模,而就算是形成规模也难以获得销路。

  后来周南又想到了大棚蔬菜。可经过实地调研之后,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山区土地贫瘠,种植大棚先天就有很大的难度,而另外一半的平原地带,现有的多是基本农田,要是让农民毁了基本农田改种蔬菜,风险太大,况且在政策上也不允许。

  发展生态旅游、引导农户建设农家乐?这个想法周南也曾有过,但想起宁山镇虽然有山有水但根本毫无“布局”和“美观”可言,全是那种沟壑纵横容易水土流失的丘陵地带,发展旅游业只能是死路一条。

  至于兴办乡镇小企业,这个倒是可行。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一个长期的艹作过程,需要不断有人过来投资,可说实话,凭宁山镇这种环境,想要招徕到外部资本安家落户,暂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周南一度感到心灰意冷,束手无策。

  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贫困地区的存在有历史姓的因素,也有地域姓的因素。就以宁山镇来说,想要做实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镇干部不是没有,但宁山镇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原因就在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人力所难以打破。

  但周南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他没有放弃。

  后来,还是宋晓琳无意中的一句话提醒了他。那天下午,从某村走访回来,见靠着省道的边上,有很多农村妇女挎着篮子捡东西。

  周南随意问了一句,宋晓琳就轻轻道,“周书记,孟家湾市和屏山都是产煤区,小煤矿很多,他们往外运煤正好经过咱们这里,所以路边上每天都有农民来拣煤块回家烧火。”

  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周南这才猛然醒悟过来,宁山县(宁山镇)虽然地处半山区,但却正好处在孟家湾、屏山和华音三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