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2章 和曹操交心_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调整,可以防止军中将领的军权扩大,杜绝了地方官和军队勾连的情况。文官负责处理政务,军队负责保境安民,各司其职。除此外,朝廷改革后,也能防止专权之人,能更加的稳健。”

  王灿说道:“孟德兄言之有理,你回去准备一番。如今刚开春,在朕料理一些事情后,便会准备出征。之所以提前告诉你,是担心这一两年了,朕没有任何的动作,担心你急了。”

  曹操道:“臣不敢!”

  两人又谈了出征的事情,曹操才退下。

  王灿望着曹操离去的背影,脸上神色多了期待。他诏令上的内容,是对天下的一个改革,因为王灿废除了州牧一职。

  大汉末年,因为刘焉的建议,汉灵帝增强了州牧的职权,使得州牧掌握军政大权。这样的结果,会滋生出无数诸侯,使得地方各自为政。

  王灿废除州牧后,各州的掌管变成了刺史,但刺史只有治理地方的权利,无法调动驻扎的军队。而驻扎各州的军队,由朝廷统一调度,没有朝廷的命令,便不能轻举妄动。

  这是把地方的军、政分开。

  除此外,王灿把刺史、郡守等官员征辟官员出仕的权利收回,县一级以上的官员,全部由朝廷统一任命。毕竟有科考在,能源源不断充实官吏。甚至于,王灿明确规定了县一级以上的官吏,不能长时间呆在一地,在一定时间内要轮换。

  除了这些外,朝廷内部的改革也有。王灿一统天下,没有设置丞相。在王灿看来,丞相一职的权利太大。王灿早已经设置了六部,有了后世六部的基础。为了减轻王灿自身的政务,他效仿了明朝的内阁,组建蜀国内阁。

  这是杜绝朝臣一家独大。

  这样的好处在于,以王灿的威望和权柄,足以掌控内阁。至于后世子孙,如果君王有足够的能力和手腕,能令内阁辅臣听话。如果君王昏聩,有内阁的官员在,也能稳定朝局。

  在大明朝,诸多的皇帝昏聩,不理朝政,甚至于皇帝十数年不理政务,但朝政依旧能延续下去,不至于荒废混乱,这便是内阁的好处。

  王灿的一系列调整,得到曹操的认可,颁布了诏令。

  目前的朝廷,内阁以程昱为尊。昔年设置六部时,程昱作为吏部尚书,负责朝中最为关键的一块。如今他作为内阁辅,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尤其在王灿的麾下,程昱是最早归顺王灿的,也是最年长的人,忠心耿耿,资历和能力都足够。程昱担任内阁辅,王灿放心。除此外,荀攸、郭嘉、贾诩、李儒也进入内阁,作为内阁辅臣。

  这一安排传达下去后,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内阁的设立,便等于把朝中的权利,集中到了内阁上,增强了程昱等人的实权。

  然而,没有官员反对。

  也没有人敢反对。

  尤其对程昱、荀攸、郭嘉、贾诩、李儒来说,他们成为朝中的最顶层,也是颇为激动,但一个个也没有较劲自傲,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处理政务。

  “报!”

  一名宦官大步走了进来。

  宦官在宫中站定,禀报道:“启奏陛下,工部尚书马均求见。”

  “宣!”

  王灿吩咐道。

  命令传达下去,不一会儿,马均头戴进贤冠,身着官袍,大步进入了殿中。他站在殿内,躬身行礼道:“臣马均,拜见陛下。”

  王灿道:“马卿不必多礼,你急匆匆赶来,可是工部又研了什么新的物件?”

  这一两年内,王灿把后世的一些想法,撰写成册,然后交给了马均、蒲元和墨言等人,让工部着手研制,希望能促进科技的展。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