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经典不需要续作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小说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次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

  出版社对此非常满意,并询问林子轩是不是还要写续集。

  因为按照乱世佳人的结尾,作者明显埋下了伏笔,故事还没有说完,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林子轩知道乱世佳人有一部续作,是一位叫做亚历山德拉里普利的美国南方作家写的,名字叫做赫思嘉。

  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思嘉与白瑞德、阿希礼及另外几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揭示了她对白瑞德、对故乡爱尔兰、对爱尔兰的亲人们既爱且恨的复杂心理,其中不乏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描写。

  虽然这部续作也取得了成功,但林子轩不打算写下去了。

  真正的经典,是不需要续作的。

  他直接告诉出版社,这就是结局,思嘉的故事开始于亚特兰大,结束于亚特兰大,没有其他的故事了。

  出版社虽然遗憾,但也尊重作者的决定。

  有时候意犹未尽,反而比直接给出答案更具有吸引力,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林子轩花了点时间购买了礼物,然后踏上了返回中国的邮轮。

  直到他离开美国,上海假日仍然没有在美国公映。

  这是因为玛丽碧克馥把上海假日压在了她的手里,完全没有卖给大电影公司的打算,八万美元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事。

  她很聪明,她要拍摄纽约假日,不愿意被人说成是翻拍东方人的电影。

  就算要公映上海假日,也要等到纽约假日放映之后再说。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认为这部东方电影是借鉴了她的纽约假日。

  于是,林子轩打算扬名好莱坞的上海假日就因为玛丽碧克馥的私心而被存放在了联美电影公司的仓库里,无法重见天日。

  殷明竹也没有了在好莱坞一举成名的机会。

  除了极少数人,没有人知道在1921年的时候有一部高质量的中国电影在好莱坞放映过。

  这是林子轩完全无法预料的。

  说到底还是实力的问题,这是他在美国最深切的感受。

  在上海,在法租界,他还算有能量,但在国外,他只是无根的浮萍而已。

  张康任为了华人在美国的权益而奔走,美国黑人也在抗议着,北洋政府一片混乱

  这是个让人说不清的年代。

  踏上邮轮的那一刻,林子轩回首望着自由女神像,感慨不已。

  与此同时,在英国,有个美国人正在翻看着一本诗集,诗集的名字叫做一代人。

  这个叫做托马斯艾略特的美国人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他为这本诗集深深的着迷,他喜欢其中的哲理诗和象征主义诗作。

  尤其对于死水最为欣赏。

  他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幻灭,对于世界的诅咒。

  传达出一种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文明。

  对于不了解中国现状的艾略特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误会。

  不过,这丝毫影响不了艾略特此刻的情绪,他诗兴大发,要写下自己的诗篇。

  于是,他拿起笔,在稿纸上写了一个单词,荒原。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