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0章 曙光_穿越之民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军士兵的军事素质在二战时期可算得上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在德国后来和苏联的战争当中,往往没牺牲一名德军士兵,苏联这边就要付出数倍的代价。

  不过德军的士兵素质优良,武器精良,全德军有着明确的效忠目标和作战战略,这也是德军之所以能够在二战一开始就横扫整个欧洲大陆的缘故。

  不过德军士兵素质优良,训练有素,这是德军的优势,但是德军也有其巨大的劣势,那就是兵源不足。

  毕竟此时德国要对抗的可不仅仅只有英国人,单单希特勒即将进攻的东面的苏联,就是对德国的一种考验,即便是苏联国力、军队建设都远不如德国,但是苏联有着庞大的人口,他们可以源源不断拉起一支又一支的军队。

  历史上德军最终就是败在苏联人海般战术消耗之下,这个时候的德国将军们其实也非常明白自己的不足,所以他们尽量做到在战争中减轻他们军队士兵的伤亡。

  根据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总军力统计,德国在战争前有常规部队120万,经战争动员后部队扩充到670万(不包括后来经战争消耗征召的700万补充兵员)。

  当时德国总人口只有6700多万(包括苏台德地区),所以说当时德国符合征兵条件的成年男性(紧急动员后的征兵年龄是15至67岁)只有2400万人。

  在战后有统计,因为二战的缘故德国在1921年至1927年出生的男性几乎全部死亡,基本上都战死沙场了。

  德国在东线战场,和苏联进行的几年持久战中,德军先后投入了1100多万兵力,其中伤亡1000多万人(包括被俘的德军官兵),而在战后却只有60万德军士兵得以从东线战场回到德国。

  在东线战场伤亡的1000万德军里面,有800万永远也回不了他们心爱的家乡德国,只不过在被苏联俘虏的数百万德军战俘里,大多数都是后来被苏联的各种折磨而死亡的。

  而在西线战场,德国总共投入的兵力也有600万兵力,在和盟军的做战中,有400万人战死,被俘的100多万人也只有少数得以在战后回到德国。

  在盟军及苏军攻入德国后,德国更是全民动员,为此更付出了300百万人的代价,(因为军队基本已经拼光,多数是平民自发武装组织的民兵),仅柏林保卫战就伤亡60万守军。

  还有数百万因为战争而死亡的无辜德国平民,在经历了几年的战争后,德国的经济遭受了空前的损失,人口锐减由战前的6700万减至3000多万,由此可见德军在二战付出多么惨重的伤亡。

  “这次战斗,我们必须要胜利。因为元首和德意志人民都在等待着我们胜利的消息。”

  吕特晏斯的眼神突然变得尖锐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