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8章 舰队出击_穿越之民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本此时在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又经过数十年累计的工业底蕴不是吃素的。这种底蕴给了日本能够在一年多内便产出一艘航母的能力,也给予了他们能够月产战斗机数千架的能力。

  日本国内的士兵退役轮换制度,给予了他们大量的预备役兵员,这也是日本能够在二战开战以来迅速拉起一支数百万精锐部队的原因。

  日军预备轮换制度很像国防军执行的预备役士兵制度,其实都是异曲同工。是以,在拥有先进科技,雄厚的工业基础,充足精锐的军队,这也是日本敢于在二战中决定为日本未来争国运的原因。

  历史上,日本在二战时期远比同时期的美国弱的多,但是它却依然能够在二战初期和美国打的旗鼓相当,不得不说日本这是一个很好胜、坚韧的国家。

  而在这个时空里,随着赵汉青提前完成华夏的统一,华夏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赵汉青那超前意识和强行推进之下,才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此时华夏如此辉煌的工业成就。

  这个时候华夏在1938年的年钢铁产量已经超过美国的4100万吨,达到年产钢铁4600万吨,正式位列世界第一,同时华夏每年的石油年产量也在1938年达到了惊人的800万吨,这还只是华夏本土的石油开采量而已,已经完爆日本的430万吨了。

  而且随着华夏工业基础完善建设,科研实力的增强,技术工人的大规模培养,使得此时国防军形成了工业遍地,提前数十年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名号。

  此时华夏的军工产业更是发展的极为完善了,以此时华夏四大造船厂的造船能力,国防军可以以两年三艘航母下水的速度,狂造军舰,飞机制造厂更是可以每年生产近3000架的战机。

  至于坦克、火炮、装甲车、军用卡车,枪支,子弹,炮弹等等一系列的战争武器,华夏都已经建立了流水线生产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海’出大量的武器弹药,支援前线战场的消耗。

  这也是此时赵汉青哪怕真正和日本爆发全面大决战,赵汉青也不惧日本的真正原因,国家实力强了,国防军就强,国防军强了,赵汉青就底气足了。

  不过仅仅依靠华夏十几年的累计底蕴依然有些不够,一旦日本强硬起来,双方全面的冲突战争,日本也获得了流水线技术,双方打起来绝对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不过华夏此时工业、科技都发展极为迅速,极大的缩短了日本之间的实力差距,而且华夏拥有自己的优势,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这些都是此时华夏对日保持的优势。

  而日本呢?他们最大的劣势就表现在他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如此热衷于对外侵略,他们只是需要获取稳定的资源殖民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