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见面(3更求收藏)_大国工业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梦都没有想到竟然会是一个看样子比她还小的小青年。

  不过纵然是有些不敢置信,但是李艳却知道刘向阳是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乱说的。

  身为公务人员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一板一眼不容有任何差错的。

  更何况刘向阳作为蜀中省驻广交会打前站的领导就更为注重讲话的艺术,所以说即便是黄贺很年轻也不容小窥。

  “李姐你好!”黄贺很有礼貌的伸出了右手,笑道:“以后还请不吝赐教!”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李艳显然是见过大世面的,也伸出右手,两人一触即散,对双方的印象都很不错。

  两人握了手,也算是初步认识了,刘向阳回到了座位上,黄贺和李艳就着沙发也坐了下来。

  黄贺直接进入主题朝李艳问道:“对了李姐,据说俄罗斯那边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你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吗?”

  “知道一些!去年苏联解体之后,一共分成了15个国家,分别是爱沙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以及俄罗斯。因为前苏联的关系,前苏联主要侧重军工、重型工业的发展,而解体之后各个国家虽然国情不同不过同样也沿袭了轻工业薄弱的弊病。俄罗斯作为苏联解体之后最大的国家体系也是如此。

  他们除了更加侧重军工之外,人口也众多,薄弱的轻工业基础让俄罗斯可谓是疲于奔命。我在俄罗斯的时候就知道不少国内过去的倒爷,他们主要就是以日用品和对方以以物易物的形式交易!”

  身在俄罗斯而且还是外贸厅的翻译李艳的级别并不低。特别是现在刚刚从莫斯科回国,对俄罗斯目前的状况可谓是最清楚不过了。但是她也不好直说俄罗斯的经济到底有多糟,所以才用了以物易物这个名词来解释。

  可以想象,这要是经济退化到什么程度才会用这种最原始的交易方式?

  而事实正是如此。

  苏联70年代初时卢布与美元的官方牌价是1卢布兑换美元,但在黑市上已经是1美元兑换6卢布。苏联解体前3到4年应该是1987年到1988年,1987年时苏联经济还比较稳定,当时大约1美元15卢布左右,1988年苏联国内局势开始剧烈动荡,卢布开始剧烈贬值,最典型的例子是1991年戈尔巴乔夫的退休金为4000卢布,仅和约60美元。

  可以说虽然俄罗斯独立,在叶利钦的领导下逐渐开始稳定,但是毕竟需要一个过程,甚至仅仅凭着李艳的这几句话黄贺就已经分析出了很多东西。

  俄罗斯位于30°~180°E,50°~80°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4个气候带是一个极具寒冷的国家。

  既然寒冷,那么就需要保暖,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假如能够和俄罗斯那边搭上线岂不是要赚翻?

  PS:91-93年卢布的汇率查了好久都没有查到,唯一能查到的只有1991年戈尔巴乔夫的退休金靠谱点,看来只能这样了!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