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决断!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仔细研究过军事布防图后,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下达了自己的第一道军令:

  “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

  1、备操军。包括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

  2、备倭军。包括南京备倭军、山东备倭军;

  3、运粮军。包括江北所有运粮军;

  4、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战斗力较强)。

  各军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并按时赶到京城布防,如有违抗,军令必斩!”

  以上部队共计十余万人,可以看到,这些部队并非主力,大多是预备役或是后勤部队。

  主力部队去了哪里?

  全埋在土木堡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精锐的京城三大营以及京城附近的主力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剩下的寥寥无几,即使逃回来的,也早已被吓破了胆,士气全无了,要想保卫京城,只能靠这些预备役和后勤部队了。

  除了士兵外,要守住京城还需要一样更加重要的东西——粮食。

  京城人口众多,要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就必须囤积运输大量的粮食。

  虽然目前京城内的粮食还充足,但要是被长期围困,这个算盘就不好打了。其实就在离京城不远的通州,储存着很多的粮食,多到什么程度呢?“仓米数百万”。这么多的粮食足够京城的人吃一年,是当时最大的粮仓。

  但大臣们似乎并不想用这些粮食,甚至主张把通州粮仓烧掉。

  这又是一件怪事,好好的粮食不用,为何要烧掉?

  要知道大臣们并非脑袋进了水,实在是因为这些粮食看得见,用不成。

  当时的通州并不是北京城的一部分,事实上,它和京城还是有着相当一段距离的,通州粮仓里的粮食虽然很多,却很难运进京城,因为如果要安排民工运输,耗用大量人力不说,还很危险。

  当时也先的骑兵部队已经在京城关外附近耀武扬威,而运输却需要很长时间,没准在运输过程中,对方的骑兵已经攻了进来,一旦也先军队突破紫荆关,通州指日可下。而那些粮食自然就成了也先的军粮,所以要运输粮食,就必须派出军队护卫。

  可现在这个局势,保卫京城的军力都不足,哪还有多余的人去护卫粮食呢?

  这是一个难题,看来除了一把火烧掉之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可是于谦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

  这就是他的第二道命令:

  “所有受召军队进发时应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运送至京城。”

  问题就此解决,通州的粮食将由十余万士兵运送入京。

  看到了吧,这就是水平。

  所谓有水平就是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出别人想不出的方法。

  匹夫之勇人人皆有,但问题摆在眼前,能否处理好,就要看能力了。

  于谦是一个勇敢的人,但他同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