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四章 未来的规划_附身吕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发展方针。

  对于吕布说的这些东西,虽然并不是全部认同,不过李儒却不可否认,这些东西虽然还只是一个蓝图,但单是那推广教育的事情,就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可行性非常强。

  “主公这些年,看来经历了很多。”李儒有些感慨道。

  “是啊,整个中原绕了一圈,蹉跎半生,连战连败,却也并非真的一无所得。”点点头,吕布有些自嘲道。

  “不知主公所说的那个教育,准备如何实施?”李儒犹豫了一下,询问道。

  “先在乡间推广,不需太高深的学问,只需要教会幼子读书识字,为期三年,而后合格者,可进入各县学府求学,若能学有所成,便设立郡学,由一些大儒任教,郡学毕业,便可以来长安参加考核,若能通过,便去地方磨练。”吕布笑道,这大概就是模仿后世的教育体系,先是小学,然后是中学、大学。

  “主公想法不错,不过不切实际。”李儒摇了摇头道。

  “为何?”吕布不解。

  “若从乡学开始办,主公可有那么多士人能够派遣?”李儒问道。

  吕布闻言,想了想,最终摇头,还真没有,哪怕乡学需要的文化素养不高,只要识字就成,吕布现在手中,识字的人也不多,张辽、高顺这些大将他不可能让他们跑到乡下去搞教育。

  “其次,主公麾下的士人大都是主公掳掠而来,必然对主公心怀不满,这些人若放到乡间,必然会说些对主公不利的言论,间接影响民心。”

  吕布点点头,这些还真没怎么考虑过,毕竟他前世不是什么教育家:“那文忧以为,该当如何?”

  “主公可在长安先开一所书院,类似于荆襄鹿门或是颍川书院的地方。”李儒道:“学生方面,可将主公子嗣以及各位将军子嗣还有有功将士的子嗣加入,这样一来,学生对主公的忠诚度可以保证,而且只是一所学院,也方便管理和监控,待时机成熟,可推广至郡县,若是一切顺利,十年后,或许可如主公所说那般,推广至乡间。”

  等于将吕布的计划整个倒转过来,不过仔细想想,正如李儒所说,如今哪怕吕布治下没有士人掣肘,但想要全面推广也不具备条件,反倒是李儒所言,非常符合眼下的状况。

  “若主公信得过在下,可将这书院之事,交由在下来进行,只是一所书院的话,就算没有主公所说的那些,也足够。”李儒微笑道。

  “那就有劳文忧了。”吕布闻言笑道,这也是一个让李儒洗白的机会。

  日后足矣掀动整个时代格局的长安书院,就这样以一种看似很草率随意的谈话氛围中,拍板下来。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