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四章:又见蓉儿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围一天内。

  质量过得去,价格适中,具备服务意识,“惠农”牌拖拉机当然会大卖,如今的月产量达到五六百辆还供不应求,今年柴油机厂产、销双过亿板上钉钉。

  第二受益者就是砖瓦窑的计件工,每个窑口附近自然村的劳动力全部上阵,连半大孩子都帮着家长干计件,但产量还是远远赶不上西大街工地的需要。

  于是乎,从外地船运砖瓦、水泥、黄沙石子成为了钢铁挂浆船的主要任务,只要运到码头,立马能够拿到钱。

  在三水县的带动下,邻近十几个市、县的砖瓦厂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发展得很快。

  第三受益者就是用不着技术的码头苦力,好家伙,几十个大小码头上恐怕有一万多装卸工,都是农村人,不仅仅有妇女,甚至于有十来岁的孩子。

  有些运转船舶都等不及停靠码头,在比较宽的河面岸边直接搭上跳板卸货。

  用绳子码转,再通过窄长的跳板把一担担砖挑到岸上装载到拖拉机上,这活儿不仅仅苦,还得又把好力气。

  然这时的农村壮劳力根本不嫌辛苦,一边跳着担子还一边喊起铿锵有力的“号子”。

  “哎呦豪!”

  “哎哟耗!”

  “脚下滑!”

  “稳住了!”

  “上坡了!”

  “晓得了!”

  “哎呦豪!”

  “哎哟耗!”

  每每看到这样的劳动场面,黄瀚都觉得热血沸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创造出世界奇迹,不是仅仅是那些所谓的精英,而是这些农村人的付出。

  一条运砖的船,卸货越快效益越高,卸砖没法机械化,况且此时也做不到机械化。

  只能采取人海战,因此在码头卸砖,平均一个劳动力也能挣三块多钱一天。

  挣着活钱的人家多了,自然增加了购买力,八四年元月开始,三水县再也用不着布票了,农民拿着钱就可以去供销社扯布做新衣服过年。

  有不少准备结婚的农村青年已经舍得光顾“风牌”专卖店购买衣服,准备把这种高档时髦的衣服留着风风光光成亲时穿。

  三水县领导班子现在根本用不着为解决就业头疼了,当下的主要工作是抓安全生产,人人都得戴安全帽进出工地,必须做到少死人。

  八十年代初期,建筑工出现因为事故致死致残的比例很高,想要避免比较难。

  不能因噎废食,县里唯有在狠抓安全生产的同时,做好死者、伤者的善后工作。

  总体情况还算好,上级领导重视,主管干部不敢含糊,暂时没有出现重大伤亡事故。

  转眼间就过了八五年元旦,三水县领导共同决策了一件大事。

  从八五年元旦这一天开始取消猪肉票、肥皂票、糖票、三水县自产粮食酒也不要票,全部敞开供应。

  三水县一直是猪肉输出大户,改革开放、大包干后,养猪专业户多了几倍,产量年年稳步增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