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大陆军和大空军_鹰啸长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前苏联的老路。

  结果就是,短腿的战斗机无法满足日常巡逻的需要,为了覆盖宽广的领空面积,就只能被动的堆砌战斗机数量。

  这也是为什么,共和国的歼-7还有前苏联的米格-21产量如此惊人的一个小原因:腿短就只能靠密度来保证领空巡逻。

  加上歼-7战斗机,也就是米格-21系列战斗机的机头雷达体积小,探测面积有限,所以就只能更密集的出动巡逻,或者严重依赖地面雷达引导。

  战时依赖地面雷达引导究竟有什么问题,看看几次中东战争就明白了;和平时期依赖地面雷达引导,容易暴露固定雷达阵地位置不说,还容易让敌人率先掌握己方雷达信号特征频段。

  总之,实战型的米格-21和歼-7系列战斗机,在和平时期并不是一款好战斗机,共和国一用就是几十年,不是因为这款飞机性能优异,而是因为无可替代……

  因为米格-21腿短雷达差,苏联研制了米格-25截击机用来弥补,结果依旧不太让人满意。后知后觉的苏联军方在美国推出了F-15和F-16之后,开始在米格-29和SU-27第三代战斗机上找补之前流失的时间和经验。

  而在苏联拼了命的追赶美国第三代战斗机脚步的时候,却把自己的军事力量封印了起来,为了经济停滞了发展。

  结果,等到1990年海湾战争打响,全世界都发现战争模式变了模样的时候,中国军方才猛然间发现,自己竟然落后了这么多!

  战争已经不围绕陆军来打了,空军的重要作用被无限的放大,共和国的空军,却无比的弱小。

  大陆军体系在现代战争中已经没有发挥的空间了,全面战争笼罩在核阴影下,百万级别的军力动员,似乎再也不可能出现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支强大的空军就成了国防力量的中坚。共和国在沉寂和忍让了二十年之后,同样迈开了追赶世界主流空军的脚步。

  这一堂课老师讲了许多,算是道尽了共和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

  对于这些坐在课堂上的未来飞行员们来说,了解历史,了解空军发展的潮流,也是必要的。

  毕竟,如今的国际形势复杂而且多变,了解各国空军,自然是没有坏处的事情。

  “唐小天,你来说说,歼-7系列战斗机短腿的问题,有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出其不意的,老师总是会在某人走神的时候,喊出他的名字来——这一次也不例外。

  “……”一直都很认真听讲的唐小天,这一次却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来。毕竟他刚刚走神了,根本没听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

  “唐小天!集中精神听讲!周扬,你来回答!”这名讲师示意唐小天坐下,又点了远处的3班周扬来回答他的问题。

  实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