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风向要变了_仕途无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溪岭镇的二三把手,不仅心知肚明,而且早就深晓其中的利害。

  之所以引而不发,是他们每个人都不具备掀翻一切的能力。

  贸然发动,不仅达不到目的,甚至会引火烧身,使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但现在不一样了。

  正丰县的天,新来的县委书记要出手了。

  溪岭镇这块被黄晓坡一手遮住的部分,要变了。

  虽然不知道鲁书记下手的力度有多大,但两人心中一致的一点是肯定的。

  只要韶宏伟敢把这些事情统统揭露出来,鲁书记没有不趁势作为的道理。

  这样一来,显而易见的一个结果就是,黄晓坡的位置不保。

  不管他最终是党纪政纪处分,还是再严重一点,去蹲笆篱子。

  这些对于在座的两人,都不重要。也与他们无关。

  重要的是,镇书记的位置就腾出来了。

  按照官场的一般规律,乡镇书记这个位置,除非新来的鲁书记有倾向性人选。

  否则,按顺位递补,是最稳妥的办法。

  一来有利于镇里的稳定,二来新班子熟悉情况,便于尽快开展工作。

  现在的二把手,镇党委副书记兼镇长的马坤,直接晋升为镇书记,就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而马坤卸下来的镇长这付担子,自然就由副书记兼人大主任来挑了。

  让这二位破天荒地聚在一起,满怀信心,又颇有默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两人都与黄晓坡没有太多的利益瓜葛。

  这主要是黄晓坡一贯的强势,但凡与利益有关,即使他们眼馋,也容不得他们插手。

  虽然,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滚落黄某人的口袋,心有不甘。

  好在两人都是官场老油条。知道轻重,也晓得利害。

  既然自己不能伸手,那就干脆来个旁观。

  除了暗暗搜集些证据,以备必要时反戈一击外;平日里,两人都对黄晓坡的意图,不加反对,甚至在党委会议上,大开绿灯。

  他们都深谙,一旦班子不和,被调整的往往是副手。这是类似马坤的指路明灯——他的老岳父,千叮咛万嘱咐的官场定律。

  而现在的情形不一样了。

  一个是正丰县的新书记,一个是刚直不阿的愣头青。

  两人一谈完,基本注定了溪岭镇接下来的风向。

  关键是,他们两人什么都不消做,坐在这里喝喝茶,一会儿再下去陪着吃吃饭喝喝酒,然后躺平,就能坐享其成。

  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没有风险,而又收获巨大的好事吗?

  这就是此一刻,溪岭镇镇长和人大主任两位领导大员的真实心态。

  也是目前整个溪岭镇里,最开心的两个人。

  至于其他干部,现在正在一楼的门厅里,望着庭院的雨帘,三三俩俩的凑成一团。

  或互相让着烟,或窃窃私语。

  内容无非都是一个。

  一个落魄的前县委书记的大秘,排名末位的小副镇长,身上背着处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