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回 鲶鱼效应_明末:辽东雄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正在发奋刻苦的训练,期待来日建立新功。”

  “好,有这种心态才是对的。”

  杨承应揉了揉太阳穴,继续说道:“你到个恰当时机,告诉他们,十三山义军也要编练成新兵营。”

  孙得功是老油子,一下子听懂了杨承应的潜台词。

  他笑出了声:“如果知道这个,估计他们睡觉都睡不香了。”

  “就是要这样的效果。”杨承应也笑了。

  有一种效应叫“鲶鱼效应”。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鲶鱼效应”是企业管理者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具体是指组织管理部门通过引进优秀人才以激活原有员工的活力,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激荡效果。

  原十三山义军就是这条鲶鱼。

  他们抵抗意志和求生欲被彻底激活,只需要辅以科学的训练,来日必是一支打不垮冲不散的铁军!

  “大帅,属下能和您商量一件事吗?”孙得功忽然开口。

  “什么事?”

  “等新兵训练完成,能否给属下拨一个营。”

  相比于虎翼营,孙得功显然更清楚从十三山义军训练出的士兵的战斗力。

  “可以。”杨承应答应的很爽快。

  孙得功愣了一下,没想到大帅这么爽快,忙道:“谢大帅恩典。”

  “谢什么恩典?”杨承应笑道,“等你得到这支部队,就是你和祖天寿随我出征的时候。”

  “早就盼着出征呢,镇守一方还得是那些青年将领,脑子灵活。”

  “哦?”杨承应看向耿仲裕。

  耿仲裕和历史上一样,胆大心细。

  历史上,耿仲明和孔有德离开东江镇,追随孙元化待在登莱训练新兵。耿仲裕则留在皮岛,继续给他们干起了走私贸易。

  后来被黄龙发现关了起来,再后来在沈世魁的怂恿下闹兵变,最终被杀。

  见大帅看着自己,耿仲裕只好说了自己在旅顺港干的事。

  原来耿仲裕为了满足军械局生铁的需求,又不能让走私商人太抵触,就带着酒各种跑关系喝酒。

  偶尔还网开一面,少收点过路费,就为了满足生铁需求。

  杨承应点头:“你这样做是对的。不过请客喝酒,不能档次太低。你们送给我的酒只喝了一半,剩下一半都给你。”

  “多谢大帅。”耿仲裕抱拳说道。

  他们这边在聊天,祖家上上下下都悬着一颗心。

  谁都知道,监军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杨承应留着孙得功,肯定是在打听他们的事。

  在旅顺港,祖天寿主要承担了行政事务,及部分练兵事务;练兵都交给孙得功,财务方面则是耿仲裕。

  至于祖天弼等兄弟,名义上执掌一个营。

  但士兵对杨承应的忠诚度更高,他不可能一呼百应。

  真要被孙得功说几句歪话,他们就吃不了兜着走。

  祖天寿在书房来回踱步,不安地等着。

  片刻后,府上管家跑步回来:“老爷,孙将军和耿大人已经出府了。”

  “哦,大帅呢?”祖天寿忙问。

  “也出府,不过没和他们一起。”

  管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他们先走,大帅后走,大帅好像是去了军械局。”

  “这样就好。”

  祖天寿松了一口气,抚着心口。

  作战勇猛,情商较低的祖天弼不解的问道:“大哥,为什么听到大帅去军械局,你像是松了一口气?”

  “你不懂。大帅这个人雷厉风行,知道什么事就会立刻着手去办。”

  祖天寿说道:“因为没有听到和我有关的坏事,所以直接去了军械局。”

  祖家一门都点头。

  他们纷纷表示,到底是大哥,这方面心真细啊。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