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节 粮食援助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出乎所有的人意料的是,秦国人对晋国失信之事貌似没有追究,秦穆公真这么大度?不,秦穆公只是明智而已。他知道,凭目前秦国的实力,哪能够跟强大的晋国叫板?晋惠公的失信,是完全有底气的。怎么着?我就不给你河西五城,你难道还来抢?

  此外,秦穆公的夫人穆姬,也是一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晋国公主,她是申生的姐姐,晋献公的女儿,她很清楚自己作为政治联姻的重要作用,那便是倾力维持秦晋之好。在穆姬看来,既要维护秦国的利益,也要维护晋国的利益。如果因河西五城之争,导致两国刀兵相向,既破坏两国关系,更可能因秦国战败而使秦国处于危机。而目前情况下,秦国想要战胜晋国,那除非发生奇迹。其实,在整个春秋时期,秦国都是被晋国压得死死的,逼得秦国只能不断往西发展,而永远地止于黄河。

  但奇迹还是能发生的。公元前547年,晋国发生了严重饥荒,许多地方庄稼颗粒无收。而偏偏这一年,秦国却是大丰收。晋惠公坐不住了,向齐国求援?远水解不了近渴,那,就向邻居秦国寻求帮助吧,至少姐姐穆姬在秦国。

  晋国使者到了秦国,秦国人一片哗然:什么?前番答应割让河西五城,答应了四年了,一寸土地都没割让,此时居然还要来求援?这种白眼狼,主公,不要睬他,让晋国人自生自灭吧,最好是年年饥荒,谁让他们背信弃义?

  我们说过,秦穆公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他不是楞头青。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形势,耐心对群臣道:“晋侯无道,但晋国百姓难道也要为他而付出代价吗?百姓可怜呐,寡人作为秦国国君,心中知道百姓的重要,故不能象晋国国君那样。如果我们因此而报复,那岂不是与晋侯同样无道?”

  结果是秦国的粮食援助计划得以通过,然后是秦国的粮食整船整船运向晋国,史料记载,整条黄河河道都是来自秦国的运粮船。秦穆公确实是很厚道的,他甚至将战略储备粮都拿出来了。晋国人那个感激啊,据说,在接收秦国粮食中,许多晋国官吏和百姓,先是对着秦国粮船行跪拜之礼,再从粮船上搬卸那救晋国人民生命的粮食。而这些官吏中,其中有一个叫庆郑的大夫,他亲眼目睹了这个感人场景,知道这样的场景必定青史留史。是的,历史记载了秦国的这次友好行动,史称“泛舟之役”。这个役,可不是战役的役,只是形象地描绘了当时黄河岸边,两国军民一起运粮的感人场景。

  对秦穆公来讲,尽管你晋侯无道,但寡人却心系百姓,哪怕不是秦国的百姓,关心民生疾苦,是为君之道啊。秦穆公所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这种善举,令他的声名远播,有志之士纷纷来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