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百七十七章 明末的科学家们(三更)_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云等人返回京城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楚云已经离开了这里大半年,同时凯旋回来的时候带着征服南洋的成就,声望达到了另一个巅峰!

  另外楚云宣布了艾拉怀孕的消息以后,他在京城的府邸人满为患,各种六部、军部的官员前来道喜,几乎踏破了门楣。城中的百姓也同时为这两件事情庆祝,一副欣欣向荣之景。在无比的威望面前,没有人会怀疑楚云的话,在这里他也能很容易地修工厂、铁路而不被民众反对。

  在这些来访的人中,还有礼部、工部的官员。楚云借着他们到访的时候,顺便询问各个部门的进展以及发生的事情。例如在楚云离开京城的一段时间,在六部中的礼部发生了一件大事,让礼部上下轰动。

  “徐光启先生终究是没有熬过这个冬天,已在年初的时候离开了人世,上帝会保佑他。”一个金发碧眼的官员对楚云说道。

  这个官员可不是楚云召唤出来的,而是在明末的时候来到了明朝的传教士,有个知名的名字——汤若望,在三年前经过礼部尚书徐光启的推荐,在京城钦天监供职。

  后来楚云重改六部,徐光启、汤若望仍然在六部就职。其中徐光启是礼部尚书,他的离去对礼部的影响可谓很大,很多礼部的官员与徐光启都有干系。像是汤若望就和徐光启关系匪浅。

  “七十古来稀,徐光启先生七十有一,已是得以善终。可惜未能送别他最后一面,令人惋惜。”楚云真挚地说道。

  徐光启在晚明的地位不亚于晚清的林则徐,都是提倡开眼看世界的一批人,也是在被传统士子视为邪门歪道的科学家,在农业、天文、数学的成就尤为显著。楚云以前所在世界的农历最后一次变革便自徐光启、汤若望等人合力编纂的《崇祯历书》,可以说影响了华夏最为广大的农民阶层几百年的重要成就,在里面已经抛弃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将地球视为球体,介绍了经度和纬度……而且还和利玛窦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几何”两个字由此而来,成为后面很多人的噩梦。

  对于这样的官员楚云当然是依旧重用,只是可惜当开始重视工业科学的时候,徐光启寿终正寝。

  “徐光启先生在临终前表示如今科学之氛围已有所改善,甚慰。”汤若望说道。

  “新历是否还未完成?”楚云问起了农历改革这件事。

  明朝的历法继承自元朝,元朝又继承自前朝,在明末已经不适用了,根据明史记载,徐光启、汤若望等人编撰《崇祯历书》出来以后,还因为新历、旧历的问题引起了争辩,一争辩就是十年,最后根据天体运动的记录,崇祯发现徐光启等人的新历更加准确、准备启用新历的时候,清人已经入关。目前楚云也在催促礼部弄出他以

  请收藏:https://m.bqgm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